我的日记
>>更多日记中国人爱情的物质基础——房子 
天气:晴 心情:感叹 日期:2010-01-27 星期三 已被阅读 847 次 评论 2 条
举报此文

中国人能够用来填充归属感的东西莫过于房子,是以我们的婚姻所需要的最必要条件就是一所房子,哪怕再破再简陋也是家。
所以有时,中国人谈了很长时间的恋爱,决定是否要结婚的分界点就是房子。结婚,是因为我们有了房子;不结婚,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房子。不信你去问问你的父母辈,他们中的大多数,求婚的言语都是:“亲爱的,单位要分房子了,得写两个人的名字,那我们去办手续吧。”
到现在还是一样,都说结婚要有经济基础,而衡量经济基础的最好手段莫过于去看一看这人有没有房子。
男人很困惑,为什么之前他一直以为自己是想结婚了,可发现自己买不起房子以后却发现并不是这样一回事呢。当婚姻落到实处时,真相只有一个。
也许可以说,那就是房子。
你说呢?
所以有时,中国人谈了很长时间的恋爱,决定是否要结婚的分界点就是房子。结婚,是因为我们有了房子;不结婚,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房子。不信你去问问你的父母辈,他们中的大多数,求婚的言语都是:“亲爱的,单位要分房子了,得写两个人的名字,那我们去办手续吧。”
到现在还是一样,都说结婚要有经济基础,而衡量经济基础的最好手段莫过于去看一看这人有没有房子。
男人很困惑,为什么之前他一直以为自己是想结婚了,可发现自己买不起房子以后却发现并不是这样一回事呢。当婚姻落到实处时,真相只有一个。
也许可以说,那就是房子。
你说呢?
点击地址复制:
[↑本页地址↑,通过QQ或MSN发给你朋友]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第1楼
你讲到的这点——中国人爱情的物质基础——房子,对于当今的社会来说,真的是一种很真实的现象。不过从人的心理上,使人又对此感到很不以为然,但同时也很无奈。爱,是不是必须要有房子作为依托才能成立?没有经济基础的爱情能不能走向婚姻?缺了房子可不可以结婚呢?对此,起码我是不赞同的。爱情的真谛和价值,正在于两心相融和两性相悦,在它的非功利性。但生活中,相悖于此、盯着物质的爱情婚姻情形却又比比皆是,所以叫你无奈。想想,也真的很可悲!再想想,为什么?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个人经济生活上的不富裕;是社会生活发展的不稳定;是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对我们内心的冲击造成的浮躁和传统德行的丢失。人存在方式是具体的,我们作为个人,改变不了现存的条件和环境,只能适应,因此,中国人爱情(准确说是婚姻吧)的物质基础——房子的说法,还是有合理性的。黑先生说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嘛。

第2楼
应该说房子是储存爱情的,如果没有了爱情,房子就成了一座冷冰冰的仓库。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难道这些80后结婚的都是买得起房子吗?毕竟还是少数!两情若是长久,又岂在“破房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