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记
>>更多日记【原创】“恨”的淡思 
天气:晴 心情:开心 日期:2010-12-04 星期六 已被阅读 1536 次 评论 0 条
举报此文

“恨”的淡思
每个人,可能都有一些自己的特质。比如我,怎么都对人恨不起来。有时,突然遇到某些非常叫我恼火、叫我愤怒的事,也生气,也窝火,也会狠狠地说上一通,也会直截了当地去表达自己的意见,甚至会到上级机关公开表达,但事情一过去,就会很快的丢掉和忘却这些事。从来没有什么“恨意”长时间在我心中存留。即便是有些人的确和我很不对付,给我留下的痕迹也的确很深。但,我就是恨不起来,就是没有“不报此仇、誓不罢休”的狼性风格,就是没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蛰伏预期。有时也会偶尔在心里闪过那些人、那些事,但好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淡淡的,就如一个旁观者一样,真的平静的没有任何心理涟漪。
我不知道自己这样对还是不对,我只是按照自己内心的指引,自自然然的表达着自己。我也不知道长时间地去恨一个人是什么滋味。我想,也许有些人因为某种原因会恨我,或者我的直言不讳阻挡了别人不择手段往上爬的路径;或者我马大哈的个性给别人造成了误会而至今没有化解;或者我的随意无意中妨碍了别人对一些名利的追求,等等。但,我不会在意,我真的不愿让他们的恨破坏我自己的快乐。
我没有恨,也恨不起来,这是不是我能保持开朗和快乐的原因?我也不知道,因为快乐里有许多综合的元素。但我想,心里有对别人的恨,就像一个精神的孕妇,怀着身孕,心神是沉重的,怎么快乐的起来呢。佛教讲要放下执着心,恨,可能就是一种很要不得的“执着”。我看完了金庸、古龙和温瑞安的武侠小说,里面往往是寻仇的主线,我发现,那些身负深仇大恨,立誓报仇雪恨的高手,他们怪诞、阴冷、沉重,没有一个人是快乐的。我想到苏轼的那首《水调歌头》,他写月亮:“不应有恨,何时常向别时圆”?再写对人的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否也包含着对爱的肯定和对恨的排斥呢?
点击地址复制:
[↑本页地址↑,通过QQ或MSN发给你朋友]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暂无评论...